网友热议职业打假恶意索赔

时间:2025-04-05 00:57:48来源:新闻时刻网 作者:寻梦

职业打假出现后,一直被视为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职业打假人揭露并打击了制假售假行为,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,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;另一方面,知假打假、靠打假牟利,并逐渐异化出一批专门通过借打假索赔之名牟取不当利益的“职业索赔人”,扭曲事实甚至敲诈勒索“围猎”商家,扰乱了市场秩序。消费质量报12月6日发布的《》一文引发网友热议。网友观点支持依法打假 反对恶意索赔大部分网友认为,应该严惩恶意打假索赔行为,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举报处理。“是该治治这些恶意打假的‘职业’打假人了,这样下去没人敢做生意了。”网友“xiaoran108”表示。“无良商家要打击,但打假需有度,维护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职责。”网友“用户7425449994”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。对于一些职业打假人的知假打假、靠打假牟利的行为,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商家进行维权,要拒绝恶意索赔,坚守原则不妥协。“恶意打假就是鸡蛋里找骨头,商家要硬刚起来,他们尝不到甜头,自然就不会来恶意打假了。”网友“田园庄主201503”表示。在相关讨论中,也有网友支持职业打假人,认为商家如果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标准,就不会让打假人有机可乘。“依靠打假人可以倒逼商家诚信经营。”网友“小钻风”表示。另外有网友认为,如果没有职业打假人曝光,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。王海发声打假是正义之举 “瞎打”是违法犯罪消费质量报在官方微博平台发布《”》一文后,被称为“中国打假第一人”的王海也跟贴发声。针对职业打假大量投诉举报造成行政资源被挤占的情况,王海表示,之所以存在所谓的浪费行政、司法资源的问题,除了因为不良商家制假售假行为太多,根本原因是同案不同判现象普遍,制假售假者心存侥幸。如果制假售假者都能有“惩罚不可避免”的预期,那么不仅制假售假者会大大减少,更多案件也都能得到协商和解。同时王海提出,打假是为人民服务,“瞎打”和“假打”才是违法犯罪。职业打假是倒逼质量升级的力量,增加的是违法行为的风险成本,不是增加企业的负担。相关事件蛋糕上放鲜花 20多家店被同一人举报据媒体报道,近日长沙多家蛋糕店遭遇了一名张姓男子的投诉举报。张某在这些店铺内购买了装饰有鲜花的蛋糕,随后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,称这些蛋糕上点缀了不可食用的物品,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。截至12月4日,至少20家蛋糕店被投诉,该事件再次热搜。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回应称,在蛋糕上的配饰物要符合食品相关产品的要求,并且标注不可食用的提醒,尽到商家的提醒义务。全媒体记者 罗安舒来源 | 消费质量报编辑 | 李星彤校对 | 聂行责编 | 张可审核 | 李晓龙版权声明 |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热点内容